close

undefined

 

人生總有些時刻需要抽離日常慣性,刻意改變行為,才能看清內在渴望。

如果出現這些狀況,就是你該思考暫停的訊號:
1.一向熱愛工作,但最近卻感到厭煩、提不起勁

2.工作表現向來不錯,最近卻三番兩次達不到期待、被主管批評

3.跟科技愈來愈黏,不斷察看訊息、臉書、電子郵件,事事秒回

4.人生中突然出現大變化,或是生活突然面對巨大挑戰

5.期待已久或是非常意外的好機會,突然來敲門

自己的經驗比較偏向4,除了自我調適憂鬱傾向之外希望能找到再出發的動力,嘈雜的思緒一直在腦裡無法停止,無下限的自我貶低發出警訊迫使我該暫停

「我需要時間讓自己感受到自己"存在",同時需要適度從現況中抽離。」
在暫停的這段時間裡去探索自己,面對那些過去不願意面對及忽視的情緒

要順利實踐暫停,步驟是:

1.寫下你的初步構想――寫下任何你想做的事,毫不設限盡情表達、書寫。確認自己的故事及信念,思考自己該如何運用時間。

2.設定你的意圖─挖掘構想之下的渴望――問問自己:「在現在這個片刻、這個下午、這一天或是這段暫停時刻,我想獲得什麼?」
認清自己的優勢,當我們專注強項的時候成能獲得較多的成長。把注意力集中在一件想達成的事,並寫下打算如何達成。
替自己接下來24小時設定意圖,你想替自己開創什麼?

3.設計你的計畫――深度傾聽自己的心裏聲音後,再發展適度模糊與開放的暫停計畫,並用日誌來記錄過程。
思考一個成功的結果應該要是什麼樣子?你打算做或不做什麼?經歷暫停階段後,你和你的生活會有什麼不一樣?
你認為一個成功的暫停計畫應該具有什麼條件?想像一巷兩年後的自己,按照計畫會給自己什麼建議?
你如何運用你的時間,在什麼時間做什麼事?

設定暫停計畫的三個要件:

1.金錢
2.時間框架
3.活動(設定意圖及行動)

「一個人不是透過想像光明而開悟,而是意識到黑暗」─Carl Jung

書中除了長時間的計畫也鼓勵做短時間的暫停,包含靜坐冥想、腹式呼吸、走進大自然、減少數位干擾...等等
我在暫停了6個月後心情平靜了許多,目前正在積極的規劃下一段暫停時刻希望達成的目標
在上一個暫停期間我整理了人際關係、建立羽球及游泳的習慣、出了三次國、參與近40場拍攝,其中2次COS角色、開始唱歌課程及閱讀兼發佈筆記,多了許多與家人互動的時間。
過程中我無時不刻在改變及調整暫停的方向,沒有什麼明確的目標,一切只是為了讓心靈平靜,和找回生活的熱情。

進入暫停狀態讓你有餘裕可以進行反思。在過去身分裡有哪些職位、任務和人是你所欣賞(或不欣賞)的?為什麼?
利用日誌來反思那些忙碌的時光,然後推敲哪些事情可以激勵你。尋找一些跳脫舒適圈的機會。
除了紀錄目標及發生的事件,心理師也建議可以標記這些事情的情緒程度,讓你在未來更有依據的去選擇想做的事情。

暫停後重返現實:

1.你學到了什麼?
從暫停狀態返回後,即使回到了完全相同的角色或職業路徑,也可以選擇表現出完全不同於過去的行事風格。
你可能會發現(或重新發現)什麼會讓你悸動,你的渴望與熱情所在,以及你想繼續、開始或停止的事。
你或許可以深入推敲關於你的身體、自我、家庭、人際關係、事業、社區或精神面向的滿意度,並了解你可以容忍或無法容忍的範圍。

2.你如何成長?
成長意味著你因為所學到的事而產生不同的做事方法。你學到新技能或培養出新的嗜好嗎?對於自己的情緒和環境有更大的覺察力嗎?
你覺得更有活力、對生活更有參與感嗎?

3.你需要轉往新的跑道嗎?
工作契合度自我評估─

  • 對於我的公司或是角色,我最喜歡的部分?
  • 未來我想多做一點的部分是?
  • 我想繼續做的部分是?
  • 我不想再做,或是在未來希望淡化的部分是?
  • 我在下一次的探險中,為自己設想的狀況是(回想你的強項、重要的學習收穫和你的意圖規劃)?
  • 我如何看待在下一個冒險中的自己?


思考從暫停歷程中得到的最大收穫有哪些?並且問自己在暫停之後你的做事方法、感覺、以及行為有何不同?
你有何成長?因為暫停的收穫讓你產生何種差異?

將暫停融入到生活中,時刻聆聽自己的深層渴望,跳脫舒適圈重新以不同的思考和做事方式,創建新的神經通路。



 

arrow
arrow
    文章標籤
    人生需要暫停鍵
    全站熱搜

    香草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